雍和宫
在北京城的东北角,有一座红墙黄瓦,气象庄严的庙宇,那就是保存十分完整的喇嘛寺庙——雍和宫。这里曾是明朝太监的官房。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康熙为他的四子胤,即后来的世宗雍正在此处修建了亲王府,名为雍亲王府。雍正当上皇帝后,按规矩,凡皇帝住过的地方不能再派别的用场,于是把其中一半改为黄教上院,一半留做皇家游乐之所。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升为行宫,名雍和宫。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因停放胤灵柩,只用了15天的时间,就将宫内部分主要殿堂,由原来的绿色玻璃瓦改为黄琉璃瓦。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雍和宫正式改建为喇嘛庙,成了清政府管理喇嘛教事务的中心。外地许多重要寺庙的住持喇嘛,都由雍和宫抽签选定,然后派往各地寺庙。庙内喇嘛最多时达500人以上。
正因为雍和宫是由雍亲王府改为喇嘛寺庙的,所以在建筑格局上仍然保留了亲王府的形制,由众多殿堂、楼阁、室坊、角亭等建筑组成,规模宏伟,建筑堂皇。在整体布局上,南半部明朗开阔,显得清幽明净;而北半部密集紧凑,格局严整,浑然一体。
雍和宫坐北朝南,几百米长的中轴线上,布置了七进院落及殿堂,外观绝无雷同。院落从南到北渐次缩小,而建筑物渐次长高。这符合“正殿高大而重院深藏”、“宫门向阳而层层掩护”的中国建筑精神,有“聚龙窝凤”的庄严气象。
雍和宫的南院,东西两侧各开一座大门,正南是一座砖砌的大影壁,正北和东西大门处各建造一座高大的五彩牌楼,因此而得名牌楼院。这是雍和宫的第一进院落。三座牌楼建于清乾隆九年,它的底座为叶青石,全部木结构,均采用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公元1939年,侵华日军公然把牌楼的楠木梁柱拆下,换上水泥梁柱。据说三座楠木牌楼今在日本名古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