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5  /  6  页   跳转

历史的容颜叫沧桑

为什么武则天对奉先寺工程如此热衷呢?由于唐高宗懦弱无能,遇事不决而且体弱多病,武则天得以皇后身份亲政。这位野心勃勃的女政治家,很知道利用佛教造像来树立自己的形象。在龙门石窟造一尊大卢舍那佛,或许出于她的授意,或许出于下面人的溜须拍马。这尊大佛不仅塑造为结跏趺坐的大卢舍那佛,而且被塑造为一个中年妇女的形象。为什么要雕刻成卢舍那佛呢? 按照佛经的说法,卢舍那是佛的报身像,是极乐世界中的光荣之身,也就是表现佛的智慧的形象。梵语卢舍那译成汉语就是光明遍照,即佛的智慧之光遍照寰宇。《资治通鉴》卷204记载武则天“方额广颐”,即宽宽的前额,胖胖的脸蛋,这同大卢舍那佛的丰颐秀目、仪表堂堂十分吻合。由此可见,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的主题思想就是宣扬武则天的智慧之光遍照四方,代表极乐世界的光荣。后来,武则天正式称帝时以一个新造的字“”(音照)作为她的名字,取义于日月当空,表达的就是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早已表达了的意思。她认为自己是佛的报身,是当今的佛,否则她不会在自己的“圣神皇帝”封号前加上“慈氏”这个意指弥勒的称号。
  不管武则天自我感觉如何,大卢舍那佛以她的形象为模特,的确成功创造了一个“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美的典型。庄严、睿智、温和、慈祥、成熟、优美,这就是大卢舍那佛给予人们的印象。她的螺形发髻松松地盘在头上,轻柔薄透的通肩式袈裟披在她匀称丰腴的身体上,勾画出优美的曲线。她静静地端坐着,头微低,眉目嘴角含着微笑,俯视着,目光正好同跪拜者仰视的目光交汇在一条斜线上,让人感到她的低垂的双目“如月如日,大慈大悲”。那是多么巨大的心灵慰藉啊!她的宁静和慈祥是唐朝人对力量和智慧的诠释,应该说,这是东方智慧对于力量这个概念的最高深也是最精确的诠释。比较之下,那身披铠甲、手持宝塔、足踏夜叉的天王,那赤膊袒胸、刚强暴躁、咄咄逼人的金刚,不是显得力量很有限了吗?
  智慧、慈祥、优美、宁静,这就是卢舍那佛伟大力量的源泉。她的光明,就是她的力量。
  呵,永恒的卢舍那!

附件附件:

下载次数:182
文件类型:image/pjpeg
文件大小:
上传时间:2006-10-7 16:32:40
描述:



gototop
 

少林寺 
嵩山,东西横卧,雄峙中原,长约60公里,主体部分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境。周平王东迁洛阳后,以“嵩位中央,左岱右华”,为“天地之中”,故定嵩山为“中岳”,但它的正式册封却晚至汉宣帝时。中岳嵩山,主要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二山各有36峰。在五岳之中,它东不如泰山雄伟,西不如华山险峻,南不如衡山秀丽,北不如恒山奇崛,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由于少室山阴有一座禅宗祖庭少林寺,竟使嵩山赢得“海内灵岳,莫如嵩山”的称誉。
  少林寺地处群山环绕之中,峦峰秀丽,丛树清幽,历来为中州大地的避暑胜地。唐人沈云卿游少林寺后赋诗赞曰:“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特择背依五乳峰、面对少室山的一处林地,依山劈基为寺。因劈基于少室山之林,故名少林寺。但跋陀在少林寺传授的是佛教小乘宗,主张自我解脱,故时间不长,灯序转移。三十年后,另一位印度僧人菩提达摩,驾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飘洋过海,从广州登陆来到中国。当时中国分为南北两部,南中国由南朝的梁统治,梁武帝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接广州刺史之报,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南京。然而梁武帝所信为小乘派,达摩是禅宗大乘派,主张不同,每论佛事总是话不投机。于是达摩告辞梁武帝北上。到达长江边,只见水域茫茫,无桥无舟。一个老太太坐在岸边,身边放了一捆芦苇,看样子也在等船过江。达摩迈步上前,向老太太施礼,请求化棵芦苇给他。老太太顺手抽出一棵,递与达摩,达摩双手接过,置于江面,但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然过江。过得江后,达摩见山朝拜,遇寺坐禅,一日到达少林寺,心中一凛,觉得此地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 

附件附件:

下载次数:147
文件类型:image/pjpeg
文件大小:
上传时间:2006-10-7 16:33:13
描述:



gototop
 

禅宗的宗旨,是单刀直入,指示人人本来具有的心性,以彻见此心性而成佛。达摩把人道的途径区分为“理入” 和“行入”。“理入”就是从道理入,凭借经教的启示,深信众生同一真如本性。人的本性原来清净,具有菩提般若 的智慧,只因一向被妄念的浮云所盖覆,不能自悟,不能显了。假如得到善知识的指示,舍妄归真,修持心如墙壁坚 住不移的观法,遣荡一切差别相,寂然无为,一旦妄念俱灭,内外明彻,顿见真如本性,自成佛道。“行入”即根据 这个道理,于日用起居一切行为中来发动,泯灭冤亲爱憎的区别,把苦乐得失看成相等,无所愿乐,无所贪求,如达摩所说:“安心无为,形随运转。”这种“行入”的修禅方式,成为禅宗南宗的主要方式。
  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后来的宋明理学,其世界观、人性论和修为方式,都受到禅宗的深刻影响。可以说,正是禅宗催熟了儒、道、释三教归一的中国文化,培养了中国知识分子充满禅意的思维方法和修为方式。
  少林寺闻名天下,不仅由于它为中国禅宗的祖庭,更由于它的“少林功夫”。少林功夫,内静外猛,守之如处女,攻之如猛虎。在少林寺的毗卢殿内,砖铺地面的陷坑是少林僧人练拳习武的脚坑遗址,叫做“站桩”坑。白衣殿 内画有徒手和持械的少林拳谱壁画和“少林十三和尚救驾唐王”的故事。身怀绝技的少林僧兵在历史上曾多次被朝廷 征召参加战事,如明代小山和尚三次挂招讨帅印,抗击倭寇。
  本来佛门以清净为本,僧人以慈悲为怀,为什么作为禅宗祖庭的少林寺会创出少林功夫,以武艺扬名天下呢?
  达摩禅的禅法是壁观,由于经常面对墙壁盘膝静坐,造成身体困倦,精神萎靡,迫使他们不得不伸筋舒骨,活动四肢,最初由达摩创造的“罗汉十八手”,应该是一种活动筋骨的体操,但后来被演练为少林拳。

附件附件:

下载次数:157
文件类型:image/pjpeg
文件大小:
上传时间:2006-10-7 16:33:59
描述:



gototop
 

习武源于人类争强好胜之心。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血性之人为自保平安而习武,由习武而滋抱打不平和扶危济困的侠义心肠。但由习武也可长骄横霸道之心。由于强中更有强中手,武林之人往往怀抱“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幻想,拼命练功,以求成为天下第一强者。这种精神正是达摩《入道四行经》所要勘破的:“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禅师悟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对于少林禅学和少林功夫的关系,新派武侠小说家金庸借一位道行和武功都极高的少林杂役僧的口,作了很精彩的说明:“少林寺七十二项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少林弟子最易犯的就是‘武学障’,与别宗别派的‘知见障’道理相同。须知佛法在求度世,武功在求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克制。要求武功绝技练得越多,相应的也就要求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才能化解由习武而来的戾气,否则伤人害己。但修为上达到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屑去学各种厉害的杀人法门了。”

附件附件:

下载次数:140
文件类型:image/pjpeg
文件大小:
上传时间:2006-10-7 16:34:36
描述:



gototop
 

雍和宫 
在北京城的东北角,有一座红墙黄瓦,气象庄严的庙宇,那就是保存十分完整的喇嘛寺庙——雍和宫。这里曾是明朝太监的官房。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康熙为他的四子胤,即后来的世宗雍正在此处修建了亲王府,名为雍亲王府。雍正当上皇帝后,按规矩,凡皇帝住过的地方不能再派别的用场,于是把其中一半改为黄教上院,一半留做皇家游乐之所。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升为行宫,名雍和宫。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因停放胤灵柩,只用了15天的时间,就将宫内部分主要殿堂,由原来的绿色玻璃瓦改为黄琉璃瓦。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雍和宫正式改建为喇嘛庙,成了清政府管理喇嘛教事务的中心。外地许多重要寺庙的住持喇嘛,都由雍和宫抽签选定,然后派往各地寺庙。庙内喇嘛最多时达500人以上。
  正因为雍和宫是由雍亲王府改为喇嘛寺庙的,所以在建筑格局上仍然保留了亲王府的形制,由众多殿堂、楼阁、室坊、角亭等建筑组成,规模宏伟,建筑堂皇。在整体布局上,南半部明朗开阔,显得清幽明净;而北半部密集紧凑,格局严整,浑然一体。
  雍和宫坐北朝南,几百米长的中轴线上,布置了七进院落及殿堂,外观绝无雷同。院落从南到北渐次缩小,而建筑物渐次长高。这符合“正殿高大而重院深藏”、“宫门向阳而层层掩护”的中国建筑精神,有“聚龙窝凤”的庄严气象。
  雍和宫的南院,东西两侧各开一座大门,正南是一座砖砌的大影壁,正北和东西大门处各建造一座高大的五彩牌楼,因此而得名牌楼院。这是雍和宫的第一进院落。三座牌楼建于清乾隆九年,它的底座为叶青石,全部木结构,均采用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公元1939年,侵华日军公然把牌楼的楠木梁柱拆下,换上水泥梁柱。据说三座楠木牌楼今在日本名古屋。 

附件附件:

下载次数:170
文件类型:image/pjpeg
文件大小:
上传时间:2006-10-7 16:35:31
描述:



gototop
 

过牌楼往北,是一个长方形的大院,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有40米,院的正北是昭泰门。这就是雍和宫的第二进院落。
  穿昭泰门,便见一座东西宽、南北窄的长方形大院,院中古槐参天,碧桃繁茂。以前,每逢农历正月三十及二月 初一,都循例在此院内举行俗称打鬼的宗教仪式“跳布札”。这就是雍和宫的第三进院落。在此进院落内,有钟楼、 鼓楼和两座对称的八角碑亭。天王殿是雍和宫中第一进大殿,殿中供奉大肚弥勒佛,还有四大天王和韦驮。殿外前檐正中悬挂着乾隆所题“雍和门”匾额,蒙、藏、汉、满4种文字书写。
   出了天王殿,便是第四进院落了。主殿是雍和宫,院中西路是讲经殿,东路是密宗殿。雍和宫是一所结构为单檐 歇山顶、前出廊后带厦的雄伟建筑。改为喇嘛庙后,它相当于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殿内正北供3尊近2米高的铜质三 世佛像。殿内东北角供观世音铜立像,西北角供弥勒佛铜立像,两面山墙前还供着18尊真人大小的罗汉像。讲经殿上下两层并带廊,是喇嘛研习显乘之所。密宗殿上下两层并带廊,是喇嘛研习密宗的地方。
  第五进院落是个长条院,北边是永佑殿,东厢房是药师殿,西厢房是数学殿。永佑殿在王府时代是雍亲王的书房和寝殿。雍正死后曾停灵于此。数学殿是专供喇嘛研究天文、历法的,药师殿是喇嘛们研究学习医道和药物知识的殿堂。
  第六进院落中柏枝低垂,秀竹青青,**殿掩映其中。大殿正中供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贴金铜像。铜像后,是五百罗汉山,它高近5米,长3.5米,厚30厘米,全部由紫檀木细雕精镂而成。由金银铜铁锡5种金属制成的五百罗汉,均高10厘米,犹如生活在山中各处奇景之中,使用各种法器,从事各自的活动。**殿西侧是戒台楼,是乾隆皇帝迎接西藏六世班禅进京,为自己祝寿和受戒而修建的。**殿东侧是班禅楼,是供六世班禅休息的住所。

附件附件:

下载次数:152
文件类型:image/pjpeg
文件大小:
上传时间:2006-10-7 16:36:04
描述:



gototop
 

出了**殿的后殿门,便是第七进院落。正北是一座壮丽的巨大建筑,即万福阁,阁高25米,飞檐三重,左右尚有一字并肩排列的双层楼阁两座,有飞廊将三座建筑相互连通。占据万福阁内大部分空间的是一尊巍然耸立的大佛立像,它的头部接近阁顶,全身垂直高度为18米,地下还埋入8米,佛身宽8米。大佛是由一整棵名贵的白檀香木雕刻而成的。
  雍和宫同清朝两个皇帝雍正和乾隆有着密切的关系。康熙皇帝共有35个儿子,胤(雍正)是皇四子。他的母亲是宫女出身,接替皇位是轮不上他的。但他素有谋取帝位之心,视诸弟兄为仇敌,在雍亲王府中豢养了一批武艺高强的武士,取名“粘杆侍卫”,表面上是给他提笼架鸟,实际上是为他刺探消息,捕杀异己。所谓粘杆,本是用来捕捉蝉、雀、蜻蜓的一端涂有粘胶的长杆,借指搜捕政敌的密探和杀手。胤嫘登基后,继续利用这帮“粘杆侍卫”铲除异己,并建立臭名昭著的特务机关“粘杆处”,这个特务机关的秘密总部就设在雍和宫里。据说这些“粘杆侍卫”用一种特制的杀人武器“血滴子”取人头颅,血迹全无。雍和宫三字满语之意是“欢乐、和平、美丽的宫殿”,在雍正时期这里却充满血腥味。
  雍和宫的显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九月二十五日子时,乾隆出生在雍和宫东书院的如意室内。至今雍和宫**殿内五百罗汉山的前面,还有一个金丝楠木雕成的木盆,环刻滚滚波涛和四条鲤鱼。据说乾隆呱呱坠地后的第三天,即依照中国民俗在这个木盆中洗过澡。公元1736年乾隆即位皇帝之后,曾多次把宫中宝物御赐给雍和宫喇嘛庙。难怪人们说,雍和宫本身就是一座乾隆博物馆。

附件附件:

下载次数:163
文件类型:image/pjpeg
文件大小:
上传时间:2006-10-7 16:36:34
描述:



gototop
 

西水坡仰韶文化遗迹 
1987年,在河南濮阳市西水坡修建一座调节水池时,推土机推出了震惊中国的发现:蚌壳摆塑的一龙一虎左右夹 护着一具人骨架。这罕见的葬式把人都惊呆了。随后又发现了第二组和第三组用蚌壳摆塑的动物图案。为了弄清三组 蚌图的关系,弄清这个遗址的文化内涵和性质,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濮阳西水坡遗址考古队”于1988年3月11日 至9月25日对该遗址进行了大面积的发掘。经过对发掘遗址的研究,确认其为仰韶文化的遗存。
  西水坡仰韶文化的遗存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又可以分为早晚两期。
  属于第一阶段的文化遗存,有壕沟、灰坑、墓葬和蚌壳摆塑的图案。
  壕沟有大有小,大的宽而深,小的窄而浅。大型壕沟宽度约8米,位于遗址的东部,中间有一个缺口,从壕沟的南 端有向西拐的趋向分析,很可能是环绕村落一周。这个工程量是很大的。一条8米宽的壕沟在今天看来也不窄。
  灰坑和窖穴都发现于壕沟的内侧,其中有一个椭圆形筒状的,口径1.74至2.22米,深2.24米,遗物丰富,除发现有 饰指甲纹、划纹的罐、钵、碗、盖、支座、瓶、壶等可以复原的陶器残片外,还发现不少植物种子、动物粪便、兽 骨、鹿角和蚌片。
  墓葬发现得不多,均为一次葬,有埋一个的,也有埋多人的。值得注意的是一位50至55岁左右的男性,身高竟达1.86米,而他的墓中既无随葬品,也无葬具。 

附件附件:

下载次数:138
文件类型:image/pjpeg
文件大小:
上传时间:2006-10-7 16:38:19
描述:



gototop
 

最激动人心的发现就是蚌壳摆塑的图案了。一共发现三组。第一组蚌图,其造型有龙和虎两种,分别摆塑于编号为第45号墓的墓主人的左右两侧。龙在右,虎在左,龙虎皆背朝墓主人,头皆朝墓主人脚端的方向,尾皆朝墓主人头部的方向。这种摆法也许是出于透视上的考虑,即在埋葬者看来,墓主人仰身朝上,和龙虎侧身朝下,其实都是正面直立朝前行走,墓主人尸骨已僵当然不可能有这种动势,但龙、虎行走的动势极强。龙的身体是一条S线,昂首张嘴,挺胸弓背,龙尾有力地摆动,龙爪张开,全身都处在极度亢奋的跃进状态中。虎的四条腿摆动的幅度虽然不大,但很生动,展现了奔走过程中前后左右四腿交替落地和离地的瞬间。第二组蚌图摆塑于第45号墓南面20米处的一个浅地穴中,其图案有龙、虎、鹿和蜘蛛等。龙头朝南,背朝北;虎头朝北,面朝西,背朝东,龙虎蝉连为一体,鹿卧于虎的背上,特别像一只站立着的高足长颈鹿。蜘蛛摆塑于龙头的东面,头朝南,身子朝北。在蜘蛛和鹿之间,还有一件制作精致的石斧。第三件蚌图,发现于第二组动物图案南面的一条灰沟中,两者相距约25米。灰沟的走向由东北达西南,底部铺垫有0.10米左右的灰土,然后在灰土上摆塑蚌图,图案有人骑龙、虎及其他。人骑龙摆塑于灰沟的中部偏南,龙头朝东,背朝北,昂首,长颈,舒身,高足,背上骑有一人,两足跨在龙的背上,一手在前,一手在后,面部微侧,好像在回首观望。虎摆塑于龙的北面,背朝南,头朝西,与龙正好相反相背。它仰首翘尾,四足微曲向后,呈奔跑和腾飞状。另外,在龙的南面、虎的北面、龙虎的东面,还各有一堆蚌壳。龙南面的蚌壳面积较大,高低不平,成堆状。虎北面和龙虎东西的两堆蚌壳较小,形状为圆形。在龙虎的西面还有一舒身展翅的飞禽,因被两个晚期灰坑打破而看不出原来的图形。在飞禽与龙之间还用蚌壳摆了一个圆圈。另外,在这一层位上,还有许许多多零星的蚌壳,似乎也并非随便乱扔的。从整体看,这条灰沟好像一条空中的银河,灰沟中的零星蚌壳,犹如银河中无数的繁星。那么,那些堆积的蚌壳和成圆圈状的蚌图,是否同大地山川和日月星辰有什么联系呢?人驭龙和奔虎衬托在这样的背景上,是何等的壮观!

附件附件:

下载次数:161
文件类型:image/pjpeg
文件大小:
上传时间:2006-10-7 16:38:51
描述:



gototop
 

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蚌塑龙的形象,比之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玉龙和山西陶寺龙山文化的陶盘彩绘蟠龙,都更接近后世比较成熟的龙的形象。玉龙是猪头蛇身,彩绘蟠龙乃方头蛇身,皆无足。而濮阳西水坡的蚌塑龙,方首、巨口、锐齿、蟒身、虎足、头上隐约有角,而且都飞腾奔走,其矫健的姿态同商周成熟的龙的形象相比,除了显得稚拙一些外,已经很接近了。人物驭龙,也与在长沙发现的战国帛画的形象异曲同工,似乎表达的是相同的信仰。据专家考证,濮阳史称“帝丘”,是中国远古时代炎黄部落聚居的地方。六千年前的墓葬和蚌塑龙虎图的发现,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中国古代传说中这一地区的社会历史面貌。人骑龙的蚌塑图,竟令人惊异地同各种史乘所记“黄帝将亡,则黄龙坠”和“黄帝驭龙升天”的神话场面一致无二。从墓葬的整体看,蚌壳摆塑的三组动物图案,在一个平面上自南向北一字排开,时代完全相同,显然是一个整体,都同第45号墓的主人相关。中国古代人死后升仙的思想形成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大的部落或部落集团首领死后要进行大的祭祀活动,濮阳西水坡第45号墓的墓主人死后不仅殉葬三人,而且在他的左右两侧用蚌壳精心摆塑龙虎图案,并在南面每隔20至25米处又摆塑一组动物图案,这种葬仪在仰韶文化时期还是首次发现,足见墓主人生前的身份非同一般。
  西水坡遗址属于仰韶文化第二阶段的文化遗存,主要有房屋、窖穴、陶窑、墓葬、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房屋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和方形几种。这个阶段早期的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屋的中间有灶,一边修有门道,四周有柱洞,房基面往往用一种细腻的土铺垫。晚期的房屋均为平地起建,墙壁为木骨结构,底部和四壁均经过火的烧烤,坚固防潮,修筑得相当讲究。

附件附件:

下载次数:152
文件类型:image/pjpeg
文件大小:
上传时间:2006-10-7 16:39:22
描述:



gototop
 
123456   5  /  6  页   跳转
页面顶部
Powered by Discuz!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