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  /  2  页   跳转

我军的直升飞机

我军的直升飞机

本文所涉及的直升机(机型)均为我空军服役过的机种。
最后编辑2006-08-25 19:40:49
分享到:
gototop
 

直-5

是我国制造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也是新中国直升机科研应用的开端。研制初期代号“旋风25”,原型为苏联米-4直升机。1958年2月,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按照苏联提供的全套图纸资料开始仿制米-4。1958年12月14日首次试飞,1959年初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验收,投入批生产。
直-5基本数据:

机长:25.015米
机高:4.4米
旋翼直径:21米
空重:5292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7600千克
巡航速度:160-210千米/小时
最大速度:210千米/小时
最大航程:780千米
续航时间:3小时40分
实用升限:6000米
有地效悬停升限:2000米
爬升率:4.3/秒
载重:1550千克
外吊:1350千克


gototop
 

直-8

我国于70年代末购进了14架法国航宇工业公司研制的SA321“超黄蜂”大型多用途直升机,交由海军航空兵部队使用。该机型在法国于1966年开始交付使用,装备后成为我国第一代舰载机。随后,我国开始在“超黄蜂”得基础上仿制直-8。

当时直-8仿制成功曾经被看作中国陆航、海航的一大飞跃,因为这是我国第一种国产大中型多用途直升机。不想到头来直-8生产量很低,不超过20架。又变成了一个鸡肋。

直-8的研究工作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与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共同执行。1976年研制工作开始,首架原型机于1985年12月首飞,1989年11月通过国家技术鉴定,1994年12月设计定型。1989年,首架生产型直-8于交付海军航空兵使用。尽管直-8早已进入批量生产状态,但产量却很少,外界估计仅有15架。

直-8可载运27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此时航程700千米,最大载重情况下可载运39人;也可以载运一辆BJ-22吉普及有关人员;或装载3000公斤货物飞行500千米,或外挂运送5000千克货物到50千米外的目标区域,然后返回原地。用于救护时直-8舱内可载15名伤病员及担架,以及一名医护人员。执行搜索救援时,机上可装备一台液压救生绞车和两只救生艇,在陆地和海上执行救援任务。实际上我国仿制直-8的目的不在于陆基使用,而是为获得一种可靠的舰载直升机。因此直-8很快发展了舰载型号。直-8可装备吊放声纳、搜索雷达,可采用的武器包括鱼雷或导弹等。执行扫雷任务时,可拖曳一个扫雷具,在距基地92千米的水域以46千米的时速扫雷两小时。布雷作战时可携带8枚250千克的水雷。
直-8基本数据:

旋翼直径 18.90米
尾桨直径 4.00米
机长(旋翼、尾桨旋转) 23.05米
机高(旋翼、尾桨旋转) 6.66米
机身长 20.27米
空重 7095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标准燃油)10592千克(带副油箱)13000千克
起飞重量 900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 315千米/小时
最大巡航速度 266千米/小时
经济巡航速度255千米/小时
海平面爬升率 11.5米/秒(单发停车)
实用升限 6000米
悬停高度 5500米(有地效),4400米(无地效)
最大航程 830千米
续航时间 2小时31分钟(最大标准燃油、单发停车、无余油)


gototop
 

直-9

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是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引进法国专利、研制生产的。用于人员运输、近海支援、海上救护、空中摄影、海上巡逻、鱼群观测、护林防火等,并可作为舰载机使用。军事用途包括侦察、近距火力支援、反坦克、搜索救护、反潜、侦察校炮及通讯。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三机部以技贸结合形式,引进法国SA365“海豚”型直升机的生产专有权合同。具体由哈飞负责,引进法国SA365N1“海豚”直升机专利,开始生产直-9,1982年完成了首架机的装配。同年9月21日,两架直-9首次交付中国民航广州管理局投入使用。后经哈飞长期努力,发展出多个型别,包括基型直-9,最初的专利生产型,至1990年底与法国协议签订的50架已全部生产完毕,其中28架为基型直-9;另外还有20架为直-9A,直-9后继续生产型,相当于SA365N2;随后哈飞生产了两架直-9A-100,初步尝试了直-9生产的国产化。1993年9月,哈飞又与法方签约生产直-9过渡批22架,另外哈飞还生产了8架直-9民用型。

根据解放军陆军和海军航空兵的需要,直-9又衍生出几种军用改进型:直-9A(国产化型)、直-9B(驻港部队,下图)、直-9通讯型、直-9炮兵校射型、直-9电子干扰型、直-9C舰载型、直-9W反坦克型,直-9G。直-9G是W型的出口型,电子设备有所不同。
直-9基本数据:

旋翼直径11.93米
尾桨直径0.90米
机长13.46米
机长(旋翼、尾桨折叠) 11.44米
机高(旋翼、尾桨折叠) 3.21米
重量及载荷(A:直-9,B:直-9A)
空重(A) 1975千克,(B) 2050千
最大有效载荷(A) 1863千克,(B) 2038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A)3850千克,(B) 4100千克
最大吊挂载荷160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306千米/小时m
正常巡航速度(A,总重3850千克) 250~260千米/小时
最大垂直爬升率(海平面) (A) 4.2米/秒,(B) 4.1米/秒
实用升限(A) 45000米,(B) 6000米
悬停高度(有地效) (A) 1950米,(B) 2600米,(无地效) (A) 1020米,(B) 1600米
最大航程1000千米
最大续航时间5小时
最大实用过载 3.5G(载重3200千克)


gototop
 

直-9C

直-9的舰载型,实际上是以直-9为基础改进的,和法国“海豚”的舰载型“黑豹”无太大关系。87年12月2日,为海军改装的直-9C舰载直升机首飞成功。12月24日在舰上顺利降落,采用中国直升机设计所研制的快速着舰系留装置。定型后的C型加装了机头雷达,可挂载2枚“鱼-7”鱼雷执行反潜任务。鱼-7仿自我国渔民在海南岛捞获的美军MK-46鱼雷,性能接近于MK-46。下图为直-9C。


gototop
 

直-9G

武装直升机,在直-9直升机在基型上加强了装甲防护,驾驶舱顶部安装有红箭-8反坦克导弹的观瞄制导装置。两短翼可挂4枚红箭-8反坦克导弹,或火箭弹发射器(57-1型57mm火箭弹、90-1型90mm火箭弹),或23mm机炮等武器。该机用于执行反坦克、压制地面火力、突袭地面零散目标等火力支援任务。也可以用于运输、兵力机动、直升机空战、通信和救护等任务。该机于1988年10月31日首飞,1995年12月通过设计定型审查,1996年5月批准设计定型。

我国发展直-9武装型,很明显是为了弥补陆军武装反坦克直升机严重不足的局面。以往我国曾在直-5(苏联米-4型)型直升机上加装机枪和火箭发射器,后来在引进的米-17上加装了火箭发射器,属于客串性质的武装直升机。直-9G则是我军拥有专用武装直升机前的一个过渡,能提早培养陆军航空兵武装直升机队伍,待武直-10研制成功即可大展拳脚。

基型上加强了装甲防护,驾驶舱顶部安装有红箭-8反坦克导弹的观瞄制导装置。两短翼可挂4枚红箭-8反坦克导弹,或火箭弹发射器(57-1型57mm火箭弹、90-1型90mm火箭弹),或23mm机炮等武器。该机用于执行反坦克、压制地面火力、突袭地面零散目标等火力支援任务。也可以用于运输、兵力机动、直升机空战、通信和救护等任务。

该机于1988年10月31日首飞,1995年12月通过设计定型审查,1996年5月批准设计定型。我国发展直-9武装型,很明显是为了弥补陆军武装反坦克直升机严重不足的局面。以往我国曾在直-5(苏联米-4型)型直升机上加装机枪和火箭发射器,后来在引进的米-17上加装了火箭发射器,属于客串性质的武装直升机。直-9G则是我军拥有专用武装直升机前的一个过渡,能提早培养陆军航空兵武装直升机队伍,待武直-10研制成功即可大展拳脚。


gototop
 

直-10

计划主要由哈尔滨飞机制造总公司(HAMC)负责,于1992年责成全国四十余家相关院所立项开发,为陆军「9。5」计划重点攻关项目,得到军方总装部领导的重视。总装部副部长徐怀中中将数度到该公司视察项目进度。

WZ-10为发展自Z-9B的中型专职武装直升机,全机净重约5,543公斤。其主要任务为树梢高度战场遮断,消灭包括敌地面固定和机动的有生力量,并兼具一定的空战能力。WZ-10未来配合设有顶置瞄具的Z-11轻型直升机取得目标,可完全在接敌隐蔽处发动进攻,故战场生存能力极强。该机除部份光电瞄准系统可见于WZ-9外,更配有FLIR,因此具有有限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

直升机全约长14.15米(旋叶转动时),高约3.84米,最宽处(注:包括短机翼)约4.35米,采国际流行的纵列式座舱布局,窄机身,后3点式防冲撞起落架;基本继承了Z-9式的涵道式尾桨和飞行传动系统。主桨由4片全复合材料桨叶构成,直径约为12米,尾桨为11片弹性玻璃纤维宽叶。采传统布局的WZ-10同美制RAH-66相比,不具备雷达隐身的气动结构,而是通过大量采用吸收雷达波长的复合材料和涂装来缩短被敌人发现的距离,同时也达到减轻飞机重量的目的。


gototop
 

直-11

由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共同研制,属于军民通用型多用途直升机。直-11的仿制原型为由欧洲直升机公司法国分公司(原法国宇航公司)研制的AS350“松鼠”(squirrel)多用途轻型直升机。可用于教练、侦察、救护、缉私、消防、旅游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直-11是我国直升机行业从专利生产、测绘仿制走向自行设计的第一个机种,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升机机种,也是我国第一个引进全过程适航管理取证而研制的机型,还是在部队服役出勤率最高的直升机机种。该机1989年批准立项,1992年进入全面研制,大量采用了我国消化的美军标作为专用标准。1994年12月实现首飞。1999年9月份开始,直-11由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负责进行设计定型试飞,于2000年10月圆满完成了试飞大纲所规定的全部设计定型试飞科目,其中包括数项风险科目。


直-11的军用型可作为运输直升机使用,或装机枪、火箭发射器、导弹等作支援用,但载重量较小,火力较弱。因此直-11较适合在部队内作飞行训练、要人运输、通信之用。更有效的方案应该是研制直-11的双发动机型,类似AS355“超松鼠”,提高载重能力,然后加装先进观瞄装置和少量武器,作为前线侦察直升机使用。这一想法类似美军OH-58D,如直-11进行上述改进后,与直-9武装型、武直-10配合,战斗力还是较强的。

目前直-11民用型号的售价约人民币800多万元。与其他国产飞机的情况类似,直-11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首要问题是立项研制的严重滞后和实际执行的拖延,AS350于70年代已经研制成功,并大量投入军民市场;而直-11于89年立项,2000年定型,研制时间竟然长达11年,而且实际上是仿制,不是独立研制。这使得直-11面世后技术已无任何先进性可言,国际竞争力非常薄弱。
直-11基本数据:

机长 13.012米
机高 3.14米
旋翼直径 10.69米
尾桨直径 1.86米
空机重量 1120千克
起飞重量 2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2200千克

飞行性能(2000千克、海平面、标准大气)
最大速度 278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 220~240千米/小时
最大倾斜爬升率 9.5米/秒
航程 560千米
续航时间 3.7小时
无地效静升限 2930米
有地效静升限 3700米
动升限 5240米


gototop
 

米-8/米-17

我国在70到90年代先后引进了苏联米里设计局著名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米-8,以及其重大改型米-17,以补充陆军航空兵薄弱的航空力量。由于我国研制的直-5设计年代久远,后续研制的直-6、直-8等不是未定型,就是不断拖延,米-8和米-17的到来无疑缓解了紧迫的需要。米-8进口的数量较少,而米-17则较多,据说达到上百架。

在外电报道中,中国第一批就进口了60架米-17,编号为917、927、937、967、987字头的五位数。1991年首批24架米-17到货,1995年前又有35架交货,且为米-171改进型。中国进口的米-17部分装有六个外挂架,可携带炸弹、布雷器、火箭发射器等。另外这些米-17并没有俄罗斯自己使用的米-8TV上的12.7mm机枪、座舱装甲、发动机尾气红外抑制装置。
米-17主要技术参数:

旋翼直径:21.29米
尾桨直径:3.91米
机长:25.35米
机高:4.76米
机重:7100公斤
最大载荷:400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13000公斤
最大平飞速度:250公里/小时
最大巡航速度:240公里
实用升限:5000米
最大航程:495公里


以下为米 - 8


gototop
 

以下为米 - 8 的改进型米 - 17


gototop
 
12   1  /  2  页   跳转
页面顶部
Powered by Discuz!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