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隐私泄露令人堪忧 安全软件需定期升级

    近日,智能手机市场风波不断,安全与隐私问题将智能手机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条有关丢失iPhone 4s丢失的微博在网络上热转,一女生捡到iPhone 4s手机之后,没有物归原主,反而兴致勃勃地玩起自拍,可没料到,此手机的icloud云服务功能,自动将照片同步到了云端的照片流里,然后又同步给了失主。于是,失主同时发现了此“捡拾者”用iPhone 4s自拍的照片,并将照片上传到了网上。

    众多网友对iPhone 4s这一功能表示赞叹。但也有网友表示,失主这样冒昧地把照片发到网上去,是否侵犯了别人的肖像权,此外,失主的隐私泄露也令人堪忧。

    随着智能手机销量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各种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电池续航能力不足、手机病毒传播迅速、所耗流量过高……一系列问题都成为智能手机发展的掣肘。而个人隐私安全性一直都是智能手机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和无处不在的云服务实际上一直都在悄悄的泄露着每个人隐私,隐私问题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前不久,互联网安全服务商TRUSTe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时最担心隐私信息泄漏,其次是安全问题占26%。

    据媒体报道,超过一半受调查的iPhone 和Android手机程序会把用户年龄、性别、位置,以至智能手机的独特装置卷标等数据转送给广告商,部分更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严重侵犯个人私隐。

    可以看出,拥泵无数的苹果与Android正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泄露用户隐私一只黑手。

    另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国内网民拥有的安卓手机总量约2500万台,超过苹果iPhone,成为最大的国内智能手机平台。此外,由于安卓平台开源开放、价格较低,安卓手机正处于高速爆发的时期。而WiFi漏洞可能影响上千万安卓用户,用户可能会被处于同一网络的攻击者盗取所有个人隐私信息,这也是目前为止国内最严重的智能手机安全风险。

    目前,在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了对他人隐私的宣扬造成对其名誉权侵犯的后果应承担法律责任,但对仅仅是搜集信息并没有宣扬的行为该如何认定,未作进一步的明确。以苹果“跟踪定位”事件为例,有人认为iPhone手机搜集信息是为了开发利用Wi-Fi网络的手机定位系统做准备,并没有直接宣扬或用于获取商业利益。而这种行为是否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尚无定论。由此可见,法律规定尚有空缺,个人隐私的保护范围还不够全面,保护力度还不够大。

    《中国数字电视》杂志出版人兼总编包冉告诉记者,个人使用智能手机要有保护隐私的意识,不要轻易对外泄露自己的信息资料。目前,智能手机仍处在快速发展中,用户刚刚放弃传统的功能手机,对手机病毒、恶意软件的防范意识还比较薄弱,特别是缺乏预防伪装病毒的措施,需要定期更新升级手机安全软件,下载最新的安全病毒特征库,能动态监控程序的隐私访问行为,让自己全面了解程序访问隐私的行为。


用户系统信息:Mozilla/5.0 (Windows NT 6.1) AppleWebKit/535.7 (KHTML, like Gecko) Chrome/16.0.912.75 Safari/535.7
最后编辑张小米* 最后编辑于 2012-01-10 09: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