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三绝技-谈木马“查、堵、杀”

木马程序是一种程序,它能提供一些有用的,或是仅仅令人感兴趣的功能。但是它还有用户所不知道的其他功能,例如在你不了解的情况下拷贝文件或窃取你的密码。
    RFC1244(Request for Comments:1244)中是这样描述木马的:“木马程序是一种程序,它能提供一些有用的,或是仅仅令人感兴趣的功能。但是它还有用户所不知道的其他功能,例如在你不了解的情况下拷贝文件或窃取你的密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木马的攻击、危害性越来越大。木马实质上是一个程序,必须运行后才能工作,所以会在进程表、注册表中留下蛛丝马迹,我们可以通过“查、堵、杀”将它“缉拿归案”。
    查
    1.检查系统进程
    大部分木马运行后会显示在进程管理器中,所以对系统进程列表进行分析和过滤,可以发现可疑程序。特别是利用与正常进程的CPU资源占用率和句柄数的比较,发现异常现象。
    2.检查注册表、ini文件和服务
    木马为了能够在开机后自动运行,往往在注册表如下选项中添加注册表项: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Onc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OnceEx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Services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ServicesOnce
    木马亦可在Win.ini和System.ini的“run=”、“load=”、“shell=”后面加载,如果在这些选项后面加载程序是你不认识的,就有可能是木马。木马最惯用的伎俩就是把“Explorer”变成自己的程序名,只需稍稍改“Explorer”的字母“l”改为数字“1”,或者把其中的“o”改为数字“0”,这些改变如果不仔细观察是很难被发现。在Windwos NT/2000中,木马会将自己作为服务添加到系统中,甚至随机替换系统没有启动的服务程序来实现自动加载,检测时要对操作系统的常规服务有所了解。
    3.检查开放端口
    远程控制型木马以及输出Shell型的木马,大都会在系统中监听某个端口,接收从控制端发来的命令,并执行。通过检查系统上开启的一些“奇怪”的端口,从而发现木马的踪迹。在命令行中输入Netstat na,可以清楚地看到系统打开的端口和连接。也可下载Fport软件,运行该软件后,可以知道打开端口的进程名,进程号和程序的路径,这样为查找“木马”提供了方便之门。
    4.监视网络通讯
    对于一些利用ICMP数据通讯的木马,被控端没有打开任何监听端口,无需反向连接,不会建立连接,采用第三种方法检查开放端口的方法就行不通。可以关闭所有网络行为的进程,然后打开Sniffer软件进行监听,如此时仍有大量的数据,则基本可以确定后台正运行着木马。
    堵
    1.堵住控制通路
    如果你的网络连接处于禁用状态后或取消拨号连接,反复启动、打开窗口等不正常现象消失,那么可以判断你的电脑中了木马。通过禁用网络连接或拔掉网线,就可以完全避免远端计算机通过网络对你的控制。当然,亦可以通过防火墙关闭或过滤UDP、TCP、ICMP端口。
    2.杀掉可疑进程
    如通过Pslist查看可疑进程,用Pskill杀掉可疑进程后,如果计算机正常,说明这个可疑进程通过网络被远端控制,从而使计算机不正常。
    杀
    1.手工删除
    对于一些可疑文件,不能立即删除,有可能由于误删系统文件而使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首先备份可疑文件和注册表,接着用Ultraedit32编辑器查看文件首部信息,通过可疑文件里面的明文字符对木马有一个大致了解。当然高手们还可以通过W32Dasm等专用反编译软件对可疑文件进行静态分析,查看文件的导入函数列表和数据段部分,初步了解程序的主要功能。最后,删除木马文件及注册表中的键值。
 
    2.软件杀毒
    由于木马编写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木马有了自我保护机制。普通用户最好通过专业的杀毒软件如瑞星、金山毒霸等软件进行杀毒,对于杀毒软件,一定要及时更新,并通过病毒公告及时了解新木马的预防和查杀绝技,或者通过下载专用的杀毒软件进行杀毒(如近期的冲击波病毒各大公司都开发了查杀工具)。

用户系统信息: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7.0; Windows NT 5.1; CIBA)
最后编辑瑞星工程师19 最后编辑于 2009-09-21 14: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