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琼花是红色娘子军连首任连长。1932年肃反,她被怀疑为“托派分子”而被撒职审查,由冯增敏接任连长。庞琼花出狱后便嫁与人妇。日寇在她的家乡修炮楼,建立维持会,强迫有点文化的庞的老公出来当维持会长。庞琼花夫妇不愿当亡国奴、当汉奸。便跑到上山搭草寮,种庄稼,自吃其力。国民党派爪牙围山,抓捕庞琼花夫妇,将庞的丈夫活活打死后。日寇军官要长相漂亮的庞琼花嫁给他,庞誓死不从,其恼羞成怒,将庞琼花秘密杀害。
在坐牢的八姐妹中,数冯增敏的年龄最小。出狱后不久,她嫁给一位红军战士。怀孕后,丈夫战死战场。不久,冯增敏生下遗腹女。革命意志坚强的冯增敏含泪将年幼的女儿送人,深怀仇恨地投入火热的抗日斗争中。直至解放后,她才将女儿认领回来。母女刚刚团聚,又适逢如火如荼的土改运动。冯增敏又再托付别人照顾女儿,自己打起背包下乡蹲点。直到女儿上学,才带回自己身边。据冯的女儿回忆,母亲对她要求相当严厉,不让她沾染半点干部子女的习气。解放后,冯增敏一直在琼海县党政机关工作,文革前担任县妇联主任。她一心扑在工作上,未再结婚,是一名优秀的妇女干部。毛主席曾经接见她,并奖给她一支小手枪。当年《红色娘子军》电影摄制组请冯增敏当顾问,随组拍摄几个月。
然而,这样一位对党对人民赤胆忠心的好干部,在文革中却最先被揪出批斗,造反派找不出任何冯叛变革命的证据,就凭“逻辑推理”——你如果不叛变,国民党为何会释放你?冯被戴上“叛徒”的帽子,后又被开除公职,回老家务农。肉体上的折磨,精神上的摧残。使冯增敏的身体迅速垮了下来。战争年代留下的胃病,也越来越重。有一次她去放牛,因两头公牛打架,她想把牛拉开,结果被牛踢了一脚,口吐鲜血。之后,身体更加虚弱。1970年,冯增敏患肠梗阻,拉不出大便,痛的满地打滚。她家地处偏僻的阳江江南村,到公社卫生院得过一道河。当时,天下大雨,河水猛涨,无人抬送,又找不到渡船。这位将自己的一生献给革命的英勇的娘子军连长就在撕心裂的剧痛中慢慢地闭上眼晴。
电影《红色娘子军》家喻户晓,电影中的英雄琼花的原型庞琼花与她的战友们在几十年的岁月沧桑中命运如何,令人们甚为关注。
1931年,在中国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特务连(即红色娘子军连)成立,王时香任指导员,庞琼花任连长。三个排中,冯增敏任一排排长,庞学连任二排排长,黄墩英任三排排长。红色娘子军的成立以及她们在工农红军中发挥的作用,激发了广大妇女的革命热情,她们纷纷要求参加红军,拿起枪上杀敌前线。为此,琼崖特委决定扩建,由庞学连和黄墩英分别担任扩建二连指导员和连长。红色娘子军在沙帽岭阻击战、拨除文市炮楼、占据分界岭据点以及掩护领导机关撤往母瑞山等到战斗中英勇顽强,威震琼岛。
1933年,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反动派调集大量军队对琼崖红军进行“大围剿”,红色娘子连队干部王时香、冯增敏、庞学连、黄墩英、庞琼花等五人先后被捕,在海南琼山监狱关了两年后,国民党害怕共**劫狱,将他们与林尤新、蒙汉强、庞学葵三位红军女干部一起押送到广州国民党监狱。当时,国民党为了宣传其剿共成果,拍下监狱中的八位姐妹照片。在狱中,八姐妹坚贞不屈,患难与共,互相照顾、互相鼓励,共同度过三年艰难的铁窗生活。1938年,蒋介石被迫抗日,释放被关押的共**人及爱国人士,她们才恢复了自由。
出狱后,由于娘子军连已经解散,她们找不到自己的队伍,便垂泪告别,各自回家。此后,她们走上不同的生活道路,经受了不同的人生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