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星卡卡安全论坛

首页 » 综合娱乐区 » 影音贴图 » 中国文房四宝介绍及藏品精粹【酷图】【推荐】
骏马飞飞 - 2006-9-17 13:38:00
端石雕蟾纹长方砚(宋)
   



端石雕蟾纹长方砚,宋,长19.8cm,宽12cm,厚6.5cm。清宫旧藏。
    砚端石制。砚面长方形,略有剥蚀,砚堂呈椭圆形,砚额雕刻弯月形砚池,砚上部又雕出云形和叶形双水池,砚面左下角雕饰蟾蜍吞吐云气。砚侧面分别雕饰海马、鱼、象、牛4种动物。砚背面深凹成内抄手,并刻焦叶纹。
    此砚石体厚重,石质较粗,雕工简略。抄手砚式为宋代遗风。



附件: 5080042006917133025.jpg
骏马飞飞 - 2006-9-17 13:39:00
长方石砚(元)
长方石砚,元,长14.5cm,上宽11.3cm,下宽12cm,厚3cm。
    砚粗石质地,上窄下宽,周侧均向底面内敛,砚面上方有深凹的花瓣式砚池,池下以双阴线雕出椭圆形砚堂。砚尾部两端凸鼓一双矮足。
    依此砚的造型可见宋砚风格的遗绪。砚表面未经细致的打磨,雕刻线条亦显狂草,于简练之中见粗犷。这种风格正是蒙古民族的气质在工艺美术领域中的反映。此砚被认为是元代制砚的典型作品之一。




附件: 5080042006917133103.jpg
骏马飞飞 - 2006-9-17 13:40:00
端石长方砚(明隆庆)
端石长方砚,明隆庆,长9.8cm,宽9.5cm,厚2.5cm。清宫旧藏。
    砚端石制成,长方形,色青紫黑,砚面有青花、焦叶白及火捺纹。砚左侧镌刻阴文楷书“隆庆辛未(隆庆五年,1571年)孟冬识”,其下署一阳文篆书印。砚右侧镌阳文楷书:“划石骨出云腴,供吾翰墨,砺我廉隅。”下署“弇州山人”四字。砚背面镌阴文隶书“直以方,虚能受墨,动如静,静则寿”,且署“彭年”篆书方印。
    此砚与墨两锭、笔两支、铜水丞、铜勺共装于一紫檀木匣内,组合成套。砚石为旧坑端石,细腻莹润,且具确切年款,极为少见。




附件: 5080042006917133155.jpg
骏马飞飞 - 2006-9-17 13:40:00
万斯同铭端石瓜式砚(清初)
  万斯同铭端石瓜式砚,长20.4cm,宽18.9cm,厚3.1cm。
    砚端石制,紫色,随材成形。砚堂琢为一瓜,肥大的叶子遮成砚边,叶上有斑斑蛀痕。瓜蒂处镂雕出砚池。砚背阴文篆书题“维彼瓜瓞,载咏绵绵,根深蒂固,于万斯年”,末署阴文楷书“万斯同铭”,并刻“季”“野”篆书印;左下方镌篆书“山阴吴氏珍玩”款,吴氏乃万斯同后又一鉴藏者。
    此砚造型厚重,构思巧妙,颇具情趣。雕刻刀法简洁流畅,圆润无锋,于浑朴随意中表现出工匠纯熟的技艺,反映出明末清初的制砚风格。


如何选砚
  以石质为主:
  砚材类多,铜、玉、砖、瓦、陶、石皆是,另以碧玉为砚,堪称上品。而切合实用且兼具各种特别造型者当推石砚。 
      润泽有光:
  砚石贵于润泽,端、歙俱以此著称,因若不润则墨中水分易被吸收,导致浓度太高,滞笔难运。端、歙石长年浸于溪中,故润泽有光,润泽与否可以目光辨之。 
      肌理细腻:
  砚石纹理精细,则表面平滑,易于磨墨,磨出来的墨亦匀细可佳;这种砚不但发墨,且不损笔亳,端、歙二两种皆为此中之最。若表面不平,上砚有声,墨必粗劣不匀,且损笔锋。这可从视觉、触觉、见查得知,并不难明白。
  质坚而差软:
  石质以坚硬为上,而石若过坚,敲之声响者亦较坚而差软,敲之声低者为差。故砚石宜润,润则无刚硬之性,即所谓“差软”,石坚而差软,乃有温润之性,故能发墨久不乏。选砚时敲之声高者质坚较劣,低而有韵者,石差软较优。

如何用砚  
      储水:
  砚也需要滋润,平时需要每日换清水贮之,砚池不宜缺水,古人叫做“养研”。
  使用须换清水:
  别直接以养砚研水磨墨,而热水伤润损墨,切记避免。
  用后刷洗:
  砚石使用之后,必须将余墨涤去,不可使之凝于砚上。不然残墨干则结成渣,第一妨碍研磨,第二伤笔亳,且会损害砚面。若与新墨相混,则无下墨或发墨之利。
  洗的时侯可以用丝瓜穰等物助之,但不可以坚硬之物用力擦拭,以免伤害光滑的砚面。
  新墨轻磨:
  新墨棱角分明,若用力磨易损伤砚面,使用时轻磨就可以了。
  将墨取出:
  研墨之后,即须将墨取出,不要放在泡中,否则墨与砚胶黏难脱,易损砚面。若不小心黏住了,可先用清水润之,将墨在原处旋转,待其松脱后再取出。



附件: 5080042006917133249.jpg
骏马飞飞 - 2006-9-17 13:42:00
除笔墨纸砚四种主要文具外器具及文房四宝的配合


在古代的文房书斋中,除笔、墨、纸、砚这四种主要文具外,还有一些与之配套的其他器具,它们也是组成文具家族中必不可少的一员。明代屠隆在《文具雅编》中记述了四十多种文房用品,通常较为常见的有:
  笔掭:又称笔砚,用于验墨浓淡或理顺笔毫,常制成片状树叶形。
  臂搁:又称秘阁、搁臂、腕枕,写字时为防墨沾污手,垫于臂下的用具。呈拱形,以竹制品为多。
  诗筒:日常吟咏唱和书于诗笺后,可供插放的用具。多以竹制,取清雅之意。
  笔架:又称笔格、笔搁,供架笔所用。往往作山峰形,凹处可置笔。也有人物和动物形的,或天然老树根枝尤妙。
  笔筒:笔不用时插放其内。材质较多,瓷、玉、竹、木、漆均见制作。或圆或方,也有呈植物形或他形的。
  笔洗:笔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多为钵盂形,也作花叶形或他形。
  墨床:墨研磨中稍事停歇,因磨墨处湿润,以供临时搁墨之用。
  墨匣:用于贮藏墨锭。多为漆匣,以远湿防潮。漆面上常作描金花纹,或用螺细镶嵌。
  镇纸:又称书镇,作压纸或压书之用,以保持纸、书面的平整。常作各种动物形。
  水注:注水于砚面供研磨,多作圆壶、方壶,有嘴,也常作辟邪、蟾蜍、天鸡等动物形。
  砚滴:又称水滴、书滴,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
  砚匣:又称砚盒,安置砚台之用。以紫擅、乌木、豆瓣摘及漆制者为佳。
  印章:用于钤在书法,绘画作品上,有名号章、闲章等,多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制成,也有铜、玉、象牙章等。
  印盒:又称印台、印色池,置放印泥。多为瓷、玉质,有圆有方,分盖与身两部分。


前面已经提过文房四宝的特性及选取使用之法,现在进一步来将其互相配合,以求发挥功能的极限。古人常以健毫笔书写在笺纸上,以柔性的宣纸写也行,所以健毫笔可任意配纸。而弱吸墨的纸可以用健毫笔书写,使用柔毫笔亦可,所以弱吸墨纸类也可任意配笔。这种配法是纸与笔相合的原则,而柔毫笔与强吸墨的纸较为特殊的分法则如下:
  强吸墨纸适合配健毫笔:
  强吸墨纸类以宣纸为代表,因为它吸墨性强,笔一碰触到纸,墨汁即迅速化开,若行笔略迟则笔画尽成墨团;而羊毫笔毛较软,行笔略急则墨汁不易渗透,字会虚浮无力,所以使用健毫笔写快方能配合强吸墨纸。两者配合,方能尽其所能。于师长卿论之,云:「用羊毫笔在宣纸上作字,那可就大非易事了。因为宣纸的吸墨性太强,墨一入纸,墨汁便沁入纤维,而且迅速渗开,笔的运行稍慢,纸上立呈漆黑一团,而羊毫柔软,运行稍即,即锋颖略纸面而过,立不能注于纸。」故强吸墨纸,唯选配健毫笔始能相合。
  柔毫笔宜配弱吸墨滑纸:
  柔毫笔较软,不易发挥个人特色之雄挺刚毅,所以历代书法家多使用健毫笔,鲜有用柔毫笔之。其实,柔毫笔虽弱,只要选纸得当,亦可书写出极富姿媚含蓄的字。而柔毫笔以弱吸墨纸得当,以笺指为类,虽较宣纸脆而硬,且平滑吸墨性弱,但行笔放慢亦可使转自如。清代书法家如张照、梁同书、王文治皆善以羊毫笔书写于。其笺纸或绢上风格姿媚丰腴、温润含蓄,另创一格,于师长卿有言:「盖滑纸或绢,性不吸墨,墨沈落纸皆浮在面上,以羊毫之柔顺,写光滑之纸绢,使转运行,自极得心应手。」师言极是也!
  健毫笔配浓墨:
  以笔沾触墨汁,笔墨之关系可想而知。大致使用健毫笔搭配浓墨,最能表现苍拔雄劲之笔力,王澍曾道:「墨须浓,笔需健,以健笔用浓墨,斯作字有力而气韵浮动。」此言甚是,前代书法家莫不以为然,清刘墉特以健毫浓墨着称,世有「浓墨宰相」之誉。淡墨柔笔并非书人特好之配合,但其实是别具特色的,富有姿媚之韵,王文治善于淡墨柔毫,世称之「淡墨探花」,也是极为适合的。
  笔墨纸砚之调配:
  笔墨砚三者实是密不可分的,砚台中好的,若端正富光泽明亮,极易下墨与发墨。所谓「墨在砚中,随笔旋转」,「墨逾坚者,其恋石也弥甚」,其关系之密切可视而得知!工具若如手足般配合,必能使书法达到尽善尽美之境界也!

附件: 5080042006917133355.jpg
haste - 2006-9-18 12:57:00
长知识了·
12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文房四宝介绍及藏品精粹【酷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