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话是有力量的表现――列宁
大铜纪念章《卡尔· 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该纪念铜章由上海造币厂1983年制造,发行量36500枚;直径60cm。在欣赏之余为使把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记录而进一步查证资料时,才发现大铜章中 “巴黎公社社员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巴黎公社社员牺牲时的那座真实的墙。真正的巴黎公社社员墙只有一处,即在拉雪兹公墓内东北角的那堵靠憩园街的夏洛纯白墙围墙。为了缅怀1871年5月28日在这堵墙下被杀害的公社战士,1871年11月1日圣灵节(相当于中国的清明节),一批革命者冲破敌人的白色恐怖前往这堵墙下摆放了鲜花。1908年5月21日,来自法国各地的革命群众又在墙上镶嵌了一块大理石板,上刻“献给公社的烈士1871年5月21日-28日”。从此,作为巴黎公社象征的巴黎公社社员墙就有了明显的标志,各团体和个人前来瞻仰也有了更加准确的地点。
巴黎公社是从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举行武装起义,当晚8点钟,起义武装占领了市政厅,在哲人堂升起了红旗。巴黎全城欢声雷动,庆祝无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被推拐的资产阶级不甘心自己的失败。4月初,敌人开始进攻巴黎。战士们日夜守卫在街垒中抗击敌人。5月27日,守卫在拉雪兹公墓的200名公社战士,在敌人激烈炮火下与5000多名敌军顽强战斗。28日,敌人攻占墓地,那天,凡尔赛匪徒在完全占领公墓后,将最后一批公社战士通至靠憩园街的夏洛纯白墙进行屠杀,一百四十七名受难者英勇不屈。携手高呼“公社万岁!”的口号英勇就义的!震撼世界的巴黎巷战结束了,巴黎公社被敌人扼杀了。
《卡尔· 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大铜纪念章正面以高浮雕刻画了马克思的肖像,这是该大铜纪念章的主题,是什么原因使马克思像要和巴黎公社联系起来设计表达,经查证,在l871年4月18日·马克思受第一国际委托,起草关于巴黎公社宣言。在巴黎公社失败后两天,马克思向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宜读了他的著作《法兰西内战》。他在结束语中以极大的热情高度赞扬了巴黎公社英雄们惊天动地的革命创举和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纪念这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巴黎公社。
《卡尔· 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大铜纪念章背面的雕塑作品原作者是保尔·莫罗——沃蒂耶的作品。这长约6米,高约2米多的一座浮雕碑墙上刻着一位袒胸的妇女全身像,她中弹后仰,两臂张开庇护着身后的受难者,周围弹痕累累。高浮雕和簿意雕刻的对比手法表现在大铜章中也是不多见的,人物的面目形象虽是簿意雕刻但还是很清晰,至今仍绝对是一件动人心魄而精美的艺术佳作。其艺术的表现力是丰富的,最富魅力的,在原作浮雕的左下角刻着几行法文字,这是作者引用雨果的诗句:“我们所要企求于未来的是公正,而不是复仇”。由于原作紧贴地面,许多字都被绿苔遮盖,看不清了。这在铜章中也被省略了。
据法国有关报刊介绍,保尔·莫罗——沃蒂耶出生于1871年,是一个狂热的沙文主义者,在思想上与巴黎公社并无共鸣。这座碑墙,无论是素描还是最终完成的雕塑,题名都是“献给历次革命的受害者”。他的革命一词用的是复数,说明他的浮雕绝不是专为巴黎公社而作的。至于“受害者”的含义,法国“巴黎公社之友协会”负责人勃莱尔说,他是把3万多被屠杀的公社社员与被革命群众处决的巴黎大主教达尔布瓦等72名人质相提并论,也就是把历次革命被杀害的,不论是革命者还是反革命分子等量齐观,统统说成是“受害者”。
沃蒂耶的浮雕以“历次革命受害者”为题,混淆革命与反革命的界限,又引用雨果的诗句,打着要“公正”不要“复仇”的旗号,鼓吹阶级调和,要人们放弃革命,正好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这也就是当时法国政府不答应群众在拉雪兹墓地为巴黎公社竖立纪念碑,却主动拨款资助沃蒂耶建立浮雕碑墙的根本原因。正是出于上述原因,沃蒂耶的浮雕碑墙揭幕后,当时幸存的巴黎公社社员都拒绝承认它,从不到那里去献花。以后,作为巴黎公社精神的继承者——“巴黎公社之友协会”也对它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与巴黎公社革命精神大相径庭而提出了严肃的批判。
法国“巴黎公社之友协会”负责人勃莱尔亲对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博士生导师沈大力说道,“在苏联等许多国家却错把这座侮辱公社的雕塑当成‘公社墙’宣传。波兰还将这个所谓‘公往墙’印在新发行的纸币上,我曾为此致函波兰驻法大使,要求他们迅速纠正。”
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是永恒的,因为人民反抗残暴的统治者是天然合理的行动,正是这种正义的运动推动着历史车轮的前进。大铜纪念章设计者创作的总思路就是基于按当今在全世界传播最广的巴黎公社纪念形象并非原始的夏洛纳墙,而是保尔·莫罗——沃蒂耶雕刻的一座所谓公社社员群像。所以很多人无意识地将二者混为一体,受骗而怡不为辱。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作为对巴黎公社事业的敬仰者,我们有责任去纠正巴黎公社墙历史上的误区,以维护真正巴黎公社社员墙的圣洁和严肃性,使它能更好地见证历史,有力地启示和教育后人。
附件:
17598520051024184832.jpg